• 商务合作
  • 访问手机版
  • 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茶汤

    咖啡拉花想必我们都见过,本以为现代的人真是厉害,能用咖啡在杯子里画画。

    直到我看到茶百戏,才发现古人更是厉害,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发明了这种有趣的技艺——茶百戏。

    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便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案。

    茶百戏其实早在唐末五代时期已经初见雏形,及至北宋正式出现,两宋时期最为流行,但到了元朝开始衰亡,清代基本已经没有了。

    字体中的瘦金体我们都知道,那是宋徽宗发明的。宋徽宗不仅擅长书法,而且也极擅长分茶。

    为了满足自己分茶的喜好,经常办茶会,宴请群臣,还亲自为大臣们点茶、分茶。

    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中描写的分茶就是历史上曾十分盛行的茶百戏。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著名诗人杨万里对茶百戏变幻特征作了生动描写。

    据说茶百戏最初并不是茶百戏,它是在点茶的基础上发明起来的,就是在点茶出现泡沫的时候,勾画出鸟兽虫鱼等花香,不过即刻消散。

    好生遗憾的是这种高超的技术已经失传,我们竭尽全力也只能通过一些文献资料等大致复原。

    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


    古代的茶百戏基本就是用绿茶做出来的,而在现代,茶百戏使用的不仅仅是绿茶,红、黄、青、白、黑茶都可以是制作茶百戏的原料,而且不仅仅局限于鸟兽虫鱼,山水、文字、人物等都可以是茶上的画像。

    而且在时间上现代的茶百戏也已经突破了古代时长的局限,时间由顷刻消散转变为可以延长到2~6个小时左右。

    如今,茶百戏还可以在同一茶汤中使图案由显现-消失-再显现变幻多次,形成不同图案。2010年,茶百戏已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


    茶百戏说是跟咖啡拉花差不多,其实还是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茶百戏是在茶乳出现的基础上利用茶勺搅拌或者注汤等手段制造出图案的特殊技艺,而咖啡拉花则是在咖啡表面添加其他颜色的汤料、颜料或者牛奶等做成的。

    茶百戏做出的茶汤不仅可以观赏也可以品饮。

    茶汤连同茶末可以一同饮用,跟现代的泡茶法获得的茶汤相比,茶百戏中的汤多了很多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像是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在一定程度上讲健康程度更高。

    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


    声明:内容来自网名OR作者"茶享"所写,版权归原网名OR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投搞点击


    版权声明/网站提醒

    上述内容及图片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hxbsj88@qq.com ;微信:xuebiao-01.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262047234@qq.com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9:00-17:00
    13799298481

    购物指南

    支付与账户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