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什么你买的都是新茶
普洱茶领域有个奇怪的现象,都说是越陈越香,但是往往卖的都是新茶。这是什么道理?不是越陈越香不对,而是中国这个社会目前处在的是一个比较短视的阶段,谁也不愿意看长远,能快速变现最好,茶商也没能力大量压货,大玩家存点货倒有可能。
另一个原因是社会信用不够,新茶还能从原料把关,n年的茶谁知道原料怎么回事儿?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品鉴能力还不成熟,因为好茶即使没看到原料采摘和加工过程其实也没关系,茶会说话的。
说实话,好的古树茶在新茶阶段消耗掉非常可惜,有的茶刚开始连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还没有发挥呢,一般总要经历一个四季寒暑,才能初步看出端倪,三五年才能把握一个脉络,换句话说,实在急着喝也要在一年以后慢慢喝比较好。
那就涉及到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从新茶喝出一款茶的存储潜质?有的人说,不能要香的,因为香气一两年就散了。其实这个问题是存储的问题,现在更多人了解密封存储的重要性,在密封或者近似密封条件下,香气只是优点不是缺点。
有的人说,苦涩重的好,这是早年湿度较高仓储得出的经验,在存储理念发展的今日,已不再适用。有的苦涩重的茶越存越淡,有的一开始味淡的茶反而会转厚重。这是奇妙的地方。
那我们主要关注新茶的哪些方面呢?
一个是香气的性质,除了新茶的清香浮香之外,这款茶还体现了什么独特的香气类型,虽然到后面这个香会变化,但不会完全没有线索,这个我们需要在品鉴中寻找蛛丝马迹,只要感受到了这个线索,无论这个香怎么变化,都是一个有价值的因素。
一个是口感的层次,有的茶口感会转甜润,有的茶会转厚重,这个需要经验来把握,比较难描述。无论如何,一款好茶即使在新茶阶段,口感仍然是饱满的,带给人愉悦的感受。
再一个是茶气的潜质,如果一款茶有力道,有通透感,或者热力,他的走向在新茶阶段也会体现,当然因为时候未到,会比较散和浮,但细心一点会体会得到。还有生津、回甘、喉韵等等,这些比较好理解,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点,但占的比重不宜过大,就不多说了。
古树茶在新茶阶段,口感往往比台地茶柔和,但这并不说明力道强弱,识茶如识人,好比有底蕴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而肤浅招摇之人稀里糊涂度日,同样数年,大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去感知一款茶的底蕴了。
版权声明/网站提醒
上述内容及图片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hxbsj88@qq.com ;微信:xuebiao-01.
- 你可能感兴趣普洱茶越陈越香为什么你买的都是新茶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