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后期转化不好的三大元凶,原料、制作工艺、存储环境
普洱茶是一種能夠在時光中發生自我變化,自我提升的茶品。故也就有了“越陳越香”的價值。
年份對于好的普洱茶收藏來說,是一股助推力,但有時也會出現反作用。所謂的反作用,便是影響普洱茶在後期存儲中良好轉化的三大元凶,我們將其概括爲:原料、制作工藝、存儲環境。
1、原料優質
好原料塑造好茶品是亘古不變的規律。一款普洱茶,品質要優原料是必要條件。最明顯的,一款以自然生長的古茶樹春茶鮮葉爲原料制成的茶品,和一款以人爲因素較多幹涉、樹齡較小的茶樹鮮葉爲原料制成的茶品,無論是品飲口感還是後期的存儲轉化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
樹齡大小的不同,造成茶葉中所含物質的多少不同。樹齡較大的茶樹,茶葉中含豐富茶質,制成茶品後,能給茶品在後期的良好轉化中提供豐厚物質。
2、制作工藝適當
普洱茶制作工藝包括:鮮葉采摘、攤晾、砂青、揉撚、曬青、蒸壓成型、自然晾幹、成茶品。
重點了解砂青和揉撚對普洱茶後期優良轉化的影響。普洱茶的砂青環節,最主要的目的是將新鮮茶葉中的酶等活性物質鈍化,即讓它們暫時進入休眠期。
茶品制成後,酶等活性物質在時光中緩慢蘇醒,開始發生轉化。這裏強調的是酶等活性物質的鈍化。而砂青的適度決定茶葉中酶等活性物質余留的多少。
揉撚的目的是以外力將茶葉的細胞壁破裂,讓茶葉在有氧氣的條件下,使其內含物質充分混合。揉撚的輕重將會影響茶葉中茶質混合的充分度和溢出的速度。
下面分析幾種常見的情況:
情況一:重砂青,重揉撚
重度砂青下,茶葉中的活性物質“酶”被大量砂死,並且茶葉容易出現糊點、焦點。再經過重揉撚後,茶葉細胞壁的破裂程度加大,茶質大量溢出。而這些糊點、焦點與茶葉交雜,無法完全將之挑揀出來。
制成茶品衝泡後,茶湯易渾濁、茶香不純;且飲下茶湯,喉嚨會産生幹澀感。
以這樣的制作工藝制成的茶品,耐泡度欠佳,且在後期的存儲過程中,很難進行良好的轉化。即使存儲,茶的香氣和飽滿度也會逐年下降。
情況二:輕砂青,重揉撚
砂青程度過輕,茶葉留有較重的“青味”。茶葉中活性物質酶沒有被鈍化,在制成茶品之前,一直在進行著酶化反應。經重度揉撚後,茶葉的細胞壁破裂程度較重,茶質大量、較快溢出。
制成茶品後,條索較緊實,衝泡後茶湯中青味較重,稍微控制不好投茶量和出湯速度就會造成前面幾泡茶湯味道過濃,茶品會出現不耐泡的情況,且葉底的勻整度較差。
以輕砂青,重揉撚工藝制成的茶品,在後期的轉化過程中酶化反應進行較慢,且程度較輕。因茶質溢出較多,在存儲過程中茶湯的飽滿度會逐年下降。
情況三:輕砂青,輕揉撚
砂青溫度較低,砂青時間較短,使得茶葉在砂青時顔色變暗。茶葉經過輕揉撚,細胞壁破裂程度較輕,茶質溢出較少、較慢。
以此種工藝制成的茶品條索松散且顔色暗沈,衝泡後茶湯的鮮爽度下降,茶湯容易渾濁。在後期的轉化過程中,酶化反應進行較緩慢,可能需要正常茶品轉化期的幾倍時間。
原料的優質、砂青的適度、揉撚的輕重,是影響一款普洱茶能否在後期的存儲過程中發生良好轉化的重要因素。
声明:内容来自网名OR作者"茶享"所写,版权归原网名OR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投搞点击版权声明/网站提醒
上述内容及图片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hxbsj88@qq.com ;微信:xuebiao-01.
- 你可能感兴趣普洱茶后期转化不好的三大元凶,原料、制作工艺、存储环境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