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的工艺是个技术活,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
普洱熟茶的生産曆史雖然遠不及生茶久遠,但同樣憑借著獨特的口感風味俘獲一大批茶客。然而對于很多初涉熟茶的人來講,普洱熟茶沒有一個判斷的標准,買來的茶怎麽樣全靠買茶時候的運氣。
原料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普洱茶因爲加工工藝和品質特質不同,分爲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是以地理標志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爲原料,經過渥堆發酵、幹燥、精制等過程,最終才能變成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熟普。
普洱熟茶散茶的等級分爲特級、一級至十級共十一個等級。對于熟普的制作,選料是最開始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原料不好,後續的發酵工藝也會隨之出現問題。不同地區、不同等級、不同樹齡的原料毛茶,價格差異也大。原料好的熟普可用此客觀的評判標准:幹茶色澤油潤、香氣純淨無異雜,無非茶類的夾雜物。
工藝是個技術活,還得看天時地利人和
發酵工藝是形成普洱熟茶品質特征的核心工藝,也是決定普洱熟茶品質高低的決定性步驟。因此,對發酵師傅的要求極高。發酵時一次渥堆發酵的毛茶量不會低于1噸,發酵過程中損耗率很高,整個發酵期很長,有的時間長達四十天以上。除此之外,中間也蘊含了無數風險,茶葉溫度過高會導致“燒心”;水分過多的話,堆內透氣性差,易導致茶品出現酸馊;水分太少,發酵溫度低會導致茶葉達不到預期的發酵目的。
發酵出來的茶葉,不同級別的滋味是不同的,而且發酵度也會存在區別,爲了使最終的産品獲得更好的滋味,就必須要對不同的原料進行拼配,這一步對于熟茶滋味的影響很大。幹燥之後是壓餅的程序,而壓餅前,很多企業會有重要的工序就是拼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熟茶有時候會拼配一些等級較低的葉片或葉梗,目的是爲了提高茶湯的甜度,這時候老葉片的出現不一定代表茶葉不好,還是要靠最後的滋味來判斷,這就是熟茶拼配工藝的重要性。
好與不好,湯色、香氣、滋味、葉底都是證據
熟茶的茶湯會有一定的濃醇度,入口順滑,滋味醇厚。顔色方面,紅濃明亮是熟茶的標准,就是要求茶湯顔色是紅色到深紅色,同時有一定的粘稠度,色澤通透明亮,不能渾濁,前幾泡輕微的渾濁對于新熟茶來說也是允許的,但不能持續。至于香氣,可能會有甜香,棗香,但肯定沒有異味,沒有酸馊。
從熟茶的葉底,可以看出一個茶葉的發酵程度,正常發酵程度的熟茶,葉底應該是紅褐色、紅色或者紅棕色的,茶葉的柔軟度也是考驗拼配師技術的。
好茶顔值和內質都不錯,所以看顔值很重要
先看外形,再看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熟茶的條索以看上去美爲最好,熟茶的餅面以條索肥碩緊實,色澤、大小均勻爲佳。
幹茶顔色,芽頭是金黃色,其余的葉梗都以紅褐色爲主,如果色澤發黑,都是不好的。茶葉的好壞和茶葉的等級有直接關系,更與制作茶葉的過程有關系,這些都會在茶葉的外形表現出來。
声明:内容来自网名OR作者"茶享"所写,版权归原网名OR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投搞点击
版权声明/网站提醒
上述内容及图片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hxbsj88@qq.com ;微信:xuebiao-01.
- 你可能感兴趣普洱熟茶的工艺是个技术活,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