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做旧的老白茶,年份越来越大胆
最近發現一個現象:做舊的老白茶,年份越來越大膽!
第一次接觸到做舊老白茶這個概念,是在前幾年。彼時,白茶市場方興未艾。一副欣欣向榮的模樣,當時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廣而告之,白茶可長期存儲的特性,在坊間快速流傳開來。從此,天南地北的茶客們也知道:原來,能收藏的茶,並不僅僅是普洱茶,所謂的越陳越香概念,也不再是普洱茶一茶獨大。忽如一夜春風來。
老白茶紅了,大小收藏家們,也多了起來。但尾隨而來的,還有做舊白茶這個概念。在喝白茶之前,早就耳聞普洱茶有做倉的概念,即我們說的做舊。
就是找一個高溫高溫的地倉,人爲地催熟這些茶,讓這些茶葉提前産生陳香,以及顔色深褐的外表。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爲了能配上一個比較老的年份,以及一個讓人比較滿意的價格。
白茶的做舊,也有些類似。即通過一些特殊手段,讓新白茶的外觀,有了老茶的模樣,從而能挂上老茶的名號,行走江湖。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能更好的將茶葉賣出。那麽,白茶中的做舊,是怎麽回事兒?
白茶的做舊,其實是對品質的摧殘。
說白茶做舊手段,許多吃過虧的老茶客,也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但凡買過一次兩次做舊老白茶的茶客,對做舊老白茶的容顔,印象深刻。這些“老白茶”,雖然條形都不太一樣,但顔色都驚人地相似——一律黑乎乎。要麽是黑褐色,要麽是黑巧色,在白茶界,這些老茶的“膚色”,是屬于非洲友人那一款。
做舊老白茶,也有本事讓人一眼萬年。稍稍了解這些做舊茶的身世,發現它們的來曆,大同小異。
常見的方式,有兩種。
渥堆。
渥堆,本是黑茶的概念。指的是黑茶加工工藝當中,形成茶葉品質的重要環節。渥,有沾濕,沾潤的意思。堆,即將東西堆疊在一起。茶葉的渥堆,就是將茶葉打濕,高高地堆成小山包,從外界再營造一個高溫高濕的環境,從而促成茶葉中某些物質的生成和分解,故而形成特有的品質特點。
但是!渥堆對于普洱茶、黑茶而言,是優勢,是必要環節,能夠讓高含量的茶多酚被分解,從而産生柔順的口感。但對于白茶而言,卻是一種違背傳統工藝的做法,它會讓原本屬于白茶的“鮮香醇爽”的特點,消失地無影無蹤。甲之蜜糖,乙之皮霜。
白茶的加工工藝,國標裏白紙黑字記錄地很清楚:本標准適用于以茶樹Camelliasinensis(Linnaeus.)O.Kuntze的芽、葉、嫩莖爲原料,經萎調、幹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制成的白茶。違背了傳統加工工藝的白茶,自然算不上正宗白茶。即便看起來顔色蒼老,那也是仿冒的假茶。
高溫烘烤。
高溫烘烤,也會改變白茶的顔色,從而讓白茶的外觀,看著像老東西。經過高溫這麽一炙烤,茶葉變成黑色、咖啡色等深顔色。但經過高溫這麽一烘烤,也會讓白茶的有益物質,消失殆盡。原本的芳香物質,滋味物質,也會大打折扣。
這些茶喝起來,自然是平淡無奇,甚至會帶有焦味、異味等不舒服且沈悶的氣味。白茶,也就是失去了該有的養分,一文不值。
是以,做舊的白茶,是讓人深惡痛絕的,只會敗壞老白茶的名聲。
白茶年份多老,才靠譜?
關于老白茶的年份,只能感慨現在的人,藝高人膽大,年份吹噓的越來越老。甚至會讓人覺得迷糊,這白茶,真的有這麽老年份的嗎?如一位茶友留言問:“喝了一泡生産日期1970年的老白茶,私人包裝,沒有寫是貢眉還是壽眉。而且是散茶。有葉烏黑,也有芽。真的會有這麽老的白茶嗎?”
瞧。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究竟多老的白茶,才靠譜呢?
何爲老白茶?
在圈子內約定俗成的說法,是存放不低于三年的白茶。買茶,尤其是老白茶,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正宗的老白茶,年份最老的,是哪一年?說年份最老的,那就有點王婆賣瓜的嫌疑。要說最老,給不出個標准。
甚至還有人吹噓上個世紀老白茶。但我們卻能參考老白茶的市場現狀,調整購買情況。要避免吃虧上當,又想買到老白茶,毫無疑問,購買准三年的白茶,是最爲行之有效的方式。
我們且以三年爲節點,往前倒推。如今是2019年,要買到老白茶,要購買2016年以前的茶。2016年、2015年的老白茶,目前還比較常見,存量也比較多。並且年代不會過于久遠,尚且容易辨認。但隨著市場的消耗,這些數量只會越來越少。要買茶,需趁早。
再往前推算,像是2014年、2013年、2012年的老白茶,數量越來越少,尤其是品質好的高山老白茶,寥寥無幾。這些藏茶,大部分已經被藏家們收藏起來,作爲私房茶。這些所謂私家珍藏,當然不會輕易售賣。
那朋友喝到的這泡所謂的1970年的老白茶,到底是真是假呢?
如果這款所謂生産日期1970年的老白茶,庫存量非常多,有個百來斤,自然可信度直線下降。個世紀的老白茶,存量十分稀少。彼時,茶農家自存的茶,只是供自己一家人喝,用的也是粗茶婆,要是家裏人有個頭疼腦熱,就抓一把熬成湯,一喝,汗一發,感冒就好了。當然,作爲自藏茶,自喝茶,很難存上個幾百斤。
像是S師傅家裏,能找到最老的粗茶婆(老白茶),也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只剩兩斤,家裏的老母親,還很不舍得喝,村姑陳也只喝過一次,重金難求。只能說,上個世紀的老白茶,是鳳毛麟角中的鳳毛麟角。在市面上大量兜售的上世紀老白茶,還是慎重購買。
如何避免買到做舊茶?
每個愛茶人在購買老白茶時,需具備一個技能——避免買到做舊茶。方法也不難。最爲重要的是,咱們心裏要有一杆秤,要知道買什麽年份的白茶,才最安全。買老白茶,最安全的年份,當屬3-5年之間,也就是在2019年時,購買2014-2016年的老白茶,不易翻車。這是買茶的一個安全區。
至于2013年以前的茶,存量不多,想購買,也比較難。要買更高年份的茶,一來需要實力,二來需要運氣。實力,考驗的是你對老白茶的熟稔程度。
簡單羅列幾個必備技能。
1、了解老白茶外觀特點
2、熟悉老白茶香氣特色
3、熟知老白茶口感風味
色、香、味,是我們判斷老白茶的必備法門,若是這幾個要點無法熟知,將很難在這些十年的白茶中,挑選到正宗的老茶。
運氣,則是對RP的考驗,就看你能否遇到靠譜的掌櫃,真心實意推薦老茶。
這兩大前提條件都具備,才能遠離做舊老白茶。
當然,還有一種更爲保險的做法,就稍稍付出點時間成本,買兩年左右的白茶,存一年,就有老白茶喝了。這是犯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做舊,本就是不該有的風氣。
做舊茶,損壞的不僅僅是白茶本身的品質,更會破壞老白茶的名聲。尤其是近些年,做舊茶的年份越來越大膽。從之前的八年、十年,到現在的上個世紀老白茶……這些年份,看起來是很有噱頭,夠吸睛。但買過的人才知道,上當了,只能在心裏默默後悔。
對待這類年份虛高的茶,我們要理性。老白茶雖好,但也是基于現實才行。買老白茶,先從三年白茶開始練手,真正掌握老白茶鑒別法後,白茶的選購,自然遊刃有余。
声明:内容来自网名OR作者"茶享"所写,版权归原网名OR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投搞点击版权声明/网站提醒
上述内容及图片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hxbsj88@qq.com ;微信:xuebiao-01.
- 你可能感兴趣那些做旧的老白茶,年份越来越大胆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