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茶鉴别法,有大叶种和小叶种,有厚叶型和薄叶型
古樹茶僅在以雲南古六大茶山茶區有古樹群落,故而産量十分稀少。古樹茶必須是純料茶,如若在壓制茶餅過程中在古樹茶葉內摻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樹茶葉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樹茶,此類茶葉統稱爲拼配茶。
古樹茶具備很高的儲存升值價值,相較而言,台地茶或拼配茶的儲存升值空間較小。
在辨別古樹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著誤區,往往根據葉底的大小厚薄來判斷,以爲葉大葉厚就是古樹茶。
其實,葉大葉厚跟古樹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系的,而是跟茶種有關。茶樹有大葉種和小葉種,有厚葉型和薄葉型。
市場常有人用大葉厚葉的台地茶,輕度揉撚,制成松抛條,充當古樹茶。說到底,辨別古樹茶,還是要通過口腔品飲、身體感受來辨別。
香韻
此爲鑒別古樹茶的重要關鍵之一。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和土壤環境不同,攝取的養分也不同,香韻更是千差萬別,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蜜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南糯山的果蜜香韻,剛柔並濟的完美茶性。
一定要選擇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香韻,且香韻沈穩者。香韻沈穩就是在泡茶時,第一泡茶湯倒出後可聞其公道杯香韻,是否濃郁而下沈,台地茶是很難將此種香韻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現的,特別是此時熱聞、溫聞、及杯冷後的冷聞,還有這時候聞香的持久性,香韻越沈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
甜度
這裏的“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能與回甘混爲一談,古樹茶的甜味一般爲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當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後,慢慢就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即可領略。新茶客會很難品出。
茶湯
當年新制茶制程合理的並不是就是金黃色,而多是黃綠色,也不一定就完全透亮,新茶需要一個二三年的“靜置”期。而過了第一個三五年的轉化期,古樹茶茶湯多爲黃亮、金黃色等,色澤明亮。
湯是鑒別內質豐富度的關鍵二。茶湯粘稠感強,厚實度顯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澀平和,化開速度快,活性足,持久性均能達20-30分鍾持續性:8-12泡後茶性依然穩定,後期陳香轉化速度快,收藏價值較高。台地茶如果內質不足,茶湯表現就會淡薄,這個感覺您可以仔細對比嘗試。
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爲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體現都比較快,但持久度較差,一般6泡之後就開始減弱,古樹茶此項滋味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
声明:内容来自网名OR作者"茶享"所写,版权归原网名OR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投搞点击
版权声明/网站提醒
上述内容及图片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hxbsj88@qq.com ;微信:xuebiao-01.
- 你可能感兴趣古树茶鉴别法,有大叶种和小叶种,有厚叶型和薄叶型相关主题